730万元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和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补助、2亿元产业扶持资金、1亿元大江东金投产业基金、1.1亿元园区循环化改造资金补助、惠及近20家企业的科技创新券补助……为了加速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企业转型升级,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为辖区企业端出了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惠企大礼。
在这座被赋予建设世界一流制造中心战略使命的新城里,实体经济撑起了这里的“半壁江山”。而如何降低困扰企业的高运营成本,被很多经济学家认定是保持经济旺盛生命力的重要前提。
去年开始,从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优化产业扶持政策、全力落实减免退税、减轻企业融资成本、积极争取上级支持等五大方面入手,大江东推出一揽子减负惠企政策,目的就是要在“增”与“减”之间发挥财政的乘数效应,为辖区企业带去货真价实的“政策红包”,助力企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
“减”税费
降成本谋发展
在为企业科技创新“买单”的同时,大江东还在努力打好减税降费这套组合拳,从减轻企业税费负担、降低用地成本、降低水电气等要素成本、降低企业物流成本、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降低企业财务成本、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等方面,为企业卸下肩上的成本 “大山”。
据统计,自2016年5月开展“营改增”以来,大江东企业减税效应明显,并带动企业利润增加,其中直接免税15户,免税销售额5705万元,入库营业税同比下降25.4%。房地产、建筑、金融、生活服务等四大行业营改增直接税负下降981.6万元,进项税额增加5603.5万元。全年鼓励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减免税费1.1亿元,支持“双创”减免税费0.47亿元,支持高新技术减免退1.99亿元,服务小微企业减免退0.35亿元。
此外,为了给本地重点税源企业、重点扶持企业注入更多的“金融血液”,大江东与20多家银行搭建起了“政银企”融资合作平台,每家授信额度基本都在5亿元以上。截至目前,已有20余家银行与新松机器人、西子航空、富丽达热电等40多家本地重点税源企业、重点扶持企业等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为企业解决融资担保提供多途径解决方案,充分发挥产业基金的作用,实现财政可持续发展。
“增”补助
为科技创新买单
一张科技创新券,正在撬动大江东“智造”的新力量。
一直以来,科技项目的研发是每个科技企业的生命线。而每升级、开发一个新产品,花在研发、设备、检测、人员薪酬上的钱都是一笔不小的数目。而科技创新券则为科技企业的创新“买单”。
据了解,大江东为企业派发的科技创新券主要适用于科技型企业与服务机构之间开展的各类科技中介服务活动。企业在每次实际使用前,通过浙江省科技云服务平台向大江东经发局(科技局)提出创新券使用权限,单个合同5000元以下全额补助,超过5000元部分补助20%,每家企业一年合计不高于10万元。与此同时,对于辖区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政策补助也正在酝酿当中。
一言以蔽之,成功申请科技创新券之后,企业或创业者开展产学研合作、检验检测、研发设计、技术服务等成本将大大降低,同时为企业专利和高新技术企业申报带来明显增长。
截至目前,包括中科领航、顾家梅林、电化集团等在内的12家企业已经成功申领科技创新券用于企业科技创新,补助金额近30万元。
除了科技创新券,大江东还对包括吉利汽车、东风裕隆、新松机器人等在内的7大重点研发项目安排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扶持和科技发展专项资金进行专项补助达730万元;对吉华集团、百合花集团首发上市安排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扶持资金市级补助资金进行补助。
同时,集聚区通过设立产业扶持资金2亿元,并出资1亿元设立大江东金投产业基金,加大对不同类别产业和不同发展阶段企业的差别化政策扶持,不断规范政策兑现路径,保持政策兑现的连续性、稳定性,力争每一笔兑付政策依据充分、审核程序到位、兑现金额无误、支付渠道合规、资金拨付规范。
可以预见,未来的大江东,将汇聚最前沿的科技产业和研发机构,汇聚最活跃的创新、创业力量以及最强劲的金融资本。
来源:杭州日报
下一篇:创新增长方式 告别“竭泽而渔”